股票代碼
002008
大族激光旗下9家子公司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引起業內外高度關注。
今年6月,大族激光8家子公司入選深圳市公布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8月,第四批國家級“小巨人”名單公布,除此前上榜的大族電機、大族機器人,新增大族智控。目前,這三家子公司已成功邁入國家級專精特新“精選層”。
“創新是核心,是助推企業不斷成長的根本。”近期,深圳市人大代表、大族激光副總裁陳焱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族激光已在寶安區深耕20多年,正不斷展現出深圳先進制造企業應有的創新底色。
當下,培育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集群,已成為深圳發展“20+8”產業集群的重要內容之一。大族激光的創新路徑對于整個產業集群的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創新為本,超6000項專利筑起產業護城河
今年以來,大族激光一路高歌猛進。6月,旗下8家子公司齊齊入選“小巨人”企業;7月,大族封測入選2022高工LED“生產設備TOP10”名單;8月,大族光伏裝備以205.88億元的品牌價值入選2022中國光伏百強品牌價值榜。同時,大族激光再次登上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榜單。
“這些榮譽的背后都離不開‘創新’二字。”陳焱總在采訪中講到,自1998年加入大族激光,這24年來,見證了公司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作為全球領先的激光加工及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大族激光一直引領產業的自主創新,主要科研項目被認定為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現有員工16000余人,其中研發人員占比35%以上;有效知識產權6962項,5000多項國內外專利和1400余項軟件著作權,其中多項核心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連續光纖激光器
堅守研發,創新為本,為大族激光筑就了產業發展“護城河”。2022年,大族激光在動力電池專用裝備、光伏裝備、PCB裝備、消費類電子裝備、半導體晶圓加工裝備都取得了很大突破。在存量基礎上,開發的新產品已通過客戶驗證并獲得市場認可;在元器件方面,激光光源、激光聚焦頭、振鏡、高亮度泵浦源、數控系統技術均有很大提升,并得到了外部客戶的認同,外銷市場逐漸打開;在核心器件方面,紅外皮秒激光器、紫外皮秒激光器、紫外亞納秒激光器、納秒光纖激光器等超快激光器已經逐步實現對外銷售。另外,公司自主研發的MOPA脈沖光纖激光器已取得動力電池行業頭部客戶訂單,諧波減速器已在國內頭部工業機器人企業實現大批量交付銷售,國外頭部企業也在同步進行測試驗證。
多點開花,“激光+”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
找準坐標,通過“激光+”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是大族激光近年來錨定的發展目標。憑借在激光及元器件等領域的優勢,公司向上下游賽道拓展,快速切入新能源鋰電、光伏、顯示與半導體、PCB行業等黃金賽道,有效銜接全球產業鏈、創新鏈,掌握技術革新和產業發展主動權。
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69.37億元,歸母凈利潤為6.31億元。其中,動力電池行業專用設備實現營業收入8.43億元;PCB行業專用設備實現營業收入17.25億元;半導體及泛半導體行業晶圓加工設備實現營業收入7.17億元;光伏行業專用設備實現營業收入0.66億元;高功率激光加工設備實現營業收入12.11億元。大族激光與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原中航鋰電)、億緯鋰能、蜂巢能源等行業主流客戶合作也不斷深入,市占率穩步提升;同時,為零跑、蔚來、吉利、長城等國內多家新能源汽車廠商提供設備,并向特斯拉核心車身件配套企業海斯坦普交付了國內首例一體式熱成形門環自動生產線。
隨著公司各賽道業務的不斷拓展,旗下一家家極具競爭力的子公司正脫穎而出,成長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裂變成上市公司。
大族“激光+”的孵化培育模式助力集團在新能源、半導體等領域多點開花,利于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形成良好的產業鏈互動機制。目前,圍繞PCB設備、動力電池裝備、光伏設備和集成電路設備四大賽道,已有100多個獨立核算的產品中心主體。
開放生態,深圳激光產業集群大有可為
當下,深圳正大力培育發展“20+8”產業集群。《深圳市培育發展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產業增加值達到140億元,形成覆蓋源頭創新、智能制造、創新應用的產業發展生態。
“深圳激光產業的應用延伸度在全國是最高的,涵蓋激光技術的方方面面,從原材料、數控系統、元器件、各種光源到面向各種應用場景的系統集成。”陳焱總給記者講到,深圳激光應用的大戶很多,比如:富士康、伯恩光學、長盈精密、立訊精密、欣旺達、比亞迪等都是激光技術應用的先鋒。
大族激光全球智造中心
激光行業應用場景持續拓展,大族激光作為激光行業的龍頭,以期加入更多細分應用場景技術研發當中,用核心自研激光元器件、增材制造技術等為產業服務。
“我們布局多年的、替代進口的卡脖子技術及產品此前都是公司內部使用。如今已面向整個行業開放,成了激光行業的公共服務產品。”陳焱總向記者透露,對外部客戶開放后,為公司開辟了重要的增量市場和營收渠道。“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技術獨享,在更開放的市場中競爭,有助于產品創新升級,提升整個產業集群的競爭力。”
[版權聲明]
來源:深圳商報
原文有刪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網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網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