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碼
002008
半導體專用設備泛指用于生產各類半導體產品所需的生產設備,屬于半導體行業產業鏈的支撐環節,是半導體芯片制造的基礎和核心,擎起了整個現代電子信息產業,在半導體產業鏈中的地位至關重要。
近年來,在國家各項宏觀政策的引導和國際形勢、供應鏈安全的不確定性影響下,國內半導體設備廠商也在不斷提升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力求我國半導體產業鏈形成供應鏈閉環能力。在經歷了漫長的奮斗后,國產半導體設備也迎來了交付高品質產品的時期,國產化替代進入兌現期。
中國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參與者,在下游行業快速發展的推動下,半導體設備也保持著快速增長,增速顯著高于全球。
根據SEMI統計,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半導體設備銷售規模達182.7億美元,同比增長39%;2021年銷售額增長58%,達到296億美元,占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的28.86%,第二次成為全球半導體設備的最大市場,這也是中國市場連續第四年保持增長。
半導體專用設備是半導體產業的技術先導者,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等需在設備技術允許的范圍內設計和制造,設備的技術進步又反過來推動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以產業鏈應用環節來劃分,設備可分為前道工藝設備(晶圓制造)和后道工藝設備(封裝測試)兩個大類。
就后道工藝設備(封裝測試)來說,國內缺乏知名的封裝設備制造廠商,也缺乏中高端封裝設備供應商,國產化突破還需產業鏈及政策重點培養。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產業政策支持主要集中在晶圓廠、封測廠、前道設備,而封測設備覆蓋較少,缺少來自下游客戶的驗證機會;另一方面因貿易限制,先進的前道設備是重災區,而對于封裝測試設備進口限制較少。
據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CEPEA)的統計數據,2020年國產半導體設備自給率約為17.5%;如果僅考慮集成電路設備,國內自給率僅有5%左右,在全球市場僅占1-2%,國產化替代空間巨大;同時,出于對國產供應鏈安全、協同的考慮,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是必須,也是必然的趨勢。
對于封測環節來說,國內封測廠擴產浪潮也帶來了高速增長的國產化封測設備需求,為國產化設備帶來了替代的機會。在設備廠商積極研發創新的環境下,國產設備實力有望進一步提升,從而更好地匹配封測廠商的要求。
雖然我國半導體封測設備起步較晚、基礎不足,相對于國際巨頭仍有一定差距,但近年來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也出現了高端設備的國產化突破。如通過經驗、時間、資金的持續投入,大族封測就實現了國產焊線機從“0”到“1”的突破,再由“1”到“N”的發展,達同類產品的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了國外的壟斷。
不僅在焊線機方面取得突破,大族封測還將業務延伸至整個半導體及泛半導體封測專用設備領域,成為半導體自動化封裝設備的權威供應商,與封測廠商共同成長。